拉力試驗機的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它能感應到被檢測的信息,并能將檢測感應到的信息,按一定規(guī)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它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就是能感受規(guī)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那么,你知道拉力試驗機的傳感器分類及操作流程有哪些嗎?
一、拉力試驗機的傳感器分類
1.拉力試驗機溫度傳感器傳感器接地應可靠,傳感器的導線邊接不得短路。動磁式水溫表傳感器的熱敏電阻會隨著溫度上升,電阻值減小。
2.轉速傳感器確保傳感器底部與發(fā)動機齒頂間隙0.8至1.0mm,否則會造成指示失準。正確的安裝方法是先將傳感器擰到底,即傳感器底部碰到發(fā)動機飛齒頂部,然后逆時針回旋三分之二圈,再用背緊螺母緊固。怠速時轉速傳感器輸出感應電壓Urms>1.0V。
3.油量傳感器油箱內浮子的移動應靈活,否則會因浮子與油箱隔板干涉造成指示不準。拉力試驗機油量傳感器接地應可靠。動磁式油量表的可變電阻式傳感器的電阻會隨著油箱內部油量平面升高而升高。
4.壓力傳感器動磁式壓力表的可變電阻值隨壓力升高而升高.拉力試驗機安裝壓力傳感器時,不可直接擰外殼.如傳感器有報警,那么傳感器線與報警線不可接反。
二、拉力試驗機的操作流程
1、制作試樣:按照試驗標準的要求制作試樣,并測量其尺寸和其它數(shù)據(jù)。
2、開機:先打開電腦上的軟件測控系統(tǒng),再打開試驗機電源。根據(jù)欲進行的試驗選擇相應的試驗類型。
3、試運行:選擇適當?shù)乃俣仁乖囼灆C升降運行一下,確定拉力機運行正常。
4、拉力試驗機新建記錄:依據(jù)要進行的試驗的次數(shù),新建出相應的試驗記錄條數(shù);并填入相應的批號、編號、試驗環(huán)境、試樣尺寸等相關數(shù)據(jù)。
5、裝放試樣:調節(jié)試驗機上裝放試樣的位置,裝放好試樣。
6、選擇量程:根據(jù)試驗所需要的試驗力和變形的范圍,將拉力機調到合適的試驗力和變形的檔位(量程)。
7、清零:將試驗力、變形、位移清零。
8、拉力試驗機試驗速度:依據(jù)標準上試驗過程的要求,設定合適的試驗速度;標準上沒有速度要求的,設置較合適的速度,速度不要太大,以免影響試驗結果。
9、結束條件:依據(jù)標準上試驗過程的要求,如果要將試樣破壞掉的(比如拉伸,水泥壓縮),選擇“破型判斷”;如果拉(或壓)到某個試驗力就結束的,選擇“目標”、“試驗力”; 如果拉(或壓)到某個變形就結束的,選擇“目標”、“變形”。
10、試驗開始:點“試驗開始”按鈕開始試驗。
11、拉力試驗機試驗結束:試驗完成后“試驗結束”按鈕自動按下。如果需要中途結束試驗,也可以按下“試驗結束”按鈕手動結束試驗。
12、試驗結果:點“分析”按鈕查看相應的試驗結果。繼續(xù)試驗:點“試驗”按鈕返回試驗操作界面,點“下一個”按鈕將是試驗記錄切換到下一條,重復5-11步進行試驗。
13、保存數(shù)據(jù):如果試驗數(shù)據(jù)需要保存,按“保存”按鈕將試驗數(shù)據(jù)保存到數(shù)據(jù)庫,以備查閱。打印報表:如果試驗結果需要打印,按“輸出報表”按鈕將試驗結果輸出到Word文檔并打印。
14、拉力試驗機關機:先關閉試驗機電源,再關閉軟件測控系統(tǒng)和電腦。
以上就是技術人員給大家分享的拉力試驗機的傳感器分類及操作流程,希望以上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機械設備從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不同部件的協(xié)同操作,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使得整個實驗過程更加流暢,實驗數(shù)據(jù)也更加準確。
- 上一頁:采購壓力試驗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下一頁:你知道液壓萬能試驗機怎么檢定力值嗎?

-
塑料拉力機:解鎖材料性能的“數(shù)字魔法師”
在塑料產業(yè)向智能化、綠色化疾馳的當下,材料性能測試早已不是實驗室里冷...
- 10-30電子拉力試驗機夾具特點與要求有哪些?
- 10-30引發(fā)電子拉力試驗機傳感器超載的原因以及解
- 10-24塑料拉力機:解鎖材料性能的“數(shù)字魔法師
- 10-24塑料拉力機:材料測試領域的“精密探針&r
- 10-11試驗機:材料性能的精準“裁判官”
- 09-24試驗機:工業(yè)檢測的“精密標尺”

-
電子萬能試驗機的易損部件及注意事項
電子萬能試驗機在工廠的工作當中應用非常廣泛,也是工廠必不可少的一種試...
- 05-07電子萬能試驗機的易損部件及注意事項
- 05-07電子萬能試驗機的主機特點及準備事項
- 05-07液壓萬能試驗機的分類及其用途有哪些
- 05-07波紋管環(huán)剛度試驗機的日常維護和保養(yǎng)
- 05-07鋼筋液壓萬能試驗機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 05-08液壓萬能試驗機的操作方法及漏油的原因
